新会陈皮,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为广东江门新会名产,被誉为“广东三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双地标”产品。 广东新会因水土气候条件独特,出产的新会陈皮品质最上乘。陈皮主要含芳香油,黄酮类和多糖类物质,其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能。新会陈皮不仅药效显著,更是药食茶同源的保健佳品,可入膳调百味,可入药,还可泡茶,是人们居家必备之佳品。 柑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称为陈皮。 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以别于其他省所产。清代大医叶天士所开的药方“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皮比肉贵。 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由于新会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2006年10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陈皮的记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采者为胜”。文中所说的“广中”,指的就是现在的新会。新会陈皮药用价值高、应用广泛,是“和药”之首,为历代中医所推崇。
陈皮记录最早于《神农本草经》,距今有千年历史,被列为上品,又名橘皮,书中记载“橘柚”的功效。 张仲景的陈皮半夏汤就用到广陈皮(主要为新会陈皮),其中以新会陈皮为上品。 古人云:“ 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红皮,陈皮。” 唐朝 繁盛唐朝,开始有“陈皮”的名称,《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书中出现了“陈皮”的名称,而且写了关于陈皮药方的配制和使用。 元、明时期 元、明时期,在当地新会陈皮已有大面积栽培,且有新会商人利用运销葵扇之便,也将新会陈皮销往外省。 《本草纲目》就有记载:“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今天下以广中(即新会)来者为胜。” 清朝 到了清代,新会陈皮可以说已蜚声遐迩,《新会乡土志》中记载,清代大医师叶桂在为皇帝、后宫嫔妃治疗风寒时所开的“二陈汤”,特别写明要用“新会皮”。 直至现今,新会陈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了广东省的地理标志产品。 钟南山院士对陈皮的评价:陈皮和茶一起喝可预防减轻肺部炎症
9月23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横琴新区中心医院)暨横琴至和国际生命科学中心开工奠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出席了活动。
钟南山院士推荐陈皮茶
此次致辞中,钟南山院士明确表示新会陈皮可预防和减轻肺部炎症,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再次肯定了新会陈皮的功效! 钟南山院士表示:新会陈皮,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同时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等效用。而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中药方中,均含有一定剂量的陈皮,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对身体的机能具有一定的调理和养护。”
陈皮茶对肺部污染物的排出有用 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在呼吸病学上的研究成就有目共睹,致辞中他还提到自己团队在实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我的一个博士生,对这个(陈皮)茶做了三年的(研究)。我们做了一部分动物实验,用很强的汽车尾气,给动物做实验造成肺部的污染。一组的动物喝(陈皮),一组空白对照。结果发现用(陈皮)茶,对肺部粘液以及污染物质的排出有明显的作用。所以为什么老百姓喜欢,这就是一个研究,我们准备再做一次研究,这就是我们做的,这就是健康。” 早在2015年,钟南山院士研究团队便对新会陈皮(柑茶)的保健功效进行研究,历时2年多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新会陈皮(柑茶)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空气污染中有害气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包括对肺泡间隔的破裂、小气道重塑和粘液高分泌等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电话:19842476686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