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 https://www.021fenglei.com/ 我之前说过,某些人抹黑我军军史的一个重要手法,就是歪曲史料玩数字游戏。他们对淮海战役的抹黑就是如此,典型的例子就是黄百韬兵团的兵力。 其实,对于淮海战役这样一个我军创造的战争奇迹,即使到了信息化、装备现代化的今天,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例如,远在西柏坡的军委与战役指挥员之间在方针上的高度一致与机动灵活,形成的高效战时决策机制。 粟裕在11月8日齐辰电提出“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这是战役方针的重要转变,军委于次日佳亥电同意,并指示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全力保证我军供给。 第一阶段尚未结束,刘陈邓首长于11月19日两次致电军委,提出下一步作战由原计划歼邱、李兵团一部,转为围歼黄维兵团。从提议到20日晚,即已完成决策。 再如:战役演变为歼灭江北蒋军主力的大决战后,战役规模迅猛扩大,后方党、政、军、民总动员,有力地保障了后勤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模范的紧急动员能力。 又如,战役中我军始终把握战略主动,形成局部优势,逐步把蒋军分割为黄百韬、黄维、杜聿明三个集团予以歼灭;而蒋军决策迟缓,处处被动应付,内部勾心斗角,致使优势兵力被我军各个击破。 蒋军惨败,这是铁的历史事实。于是,形形色色的卧龙凤雏掘地三尺,歪曲史料,玩起数字游戏,对我军历史上的这场经典战役进行抹黑贬低。 他们说,解放军不是以少胜多,而是一百多万打五十万;他们说,蒋军损失没那么大,只有四十多万,等等。 在某些人那里,我们看到了极其奇葩的逻辑: 例如,歼敌数明明就是实际统计数,而到了某些人嘴里,就是编制数,就是“因好大喜功而虚报战功”。 那么,来说说孟良崮战役我军是怎么发现数千残敌的? 再如我军参战兵力,陶勇四纵战役发起时为2.3万人,这就是4纵参战兵力。某些人偏偏要把俘虏转化加进来。 俘虏本来就是对方参战兵力的一部分,有本事打胜仗才有俘虏补充。按这种胡搅蛮缠的说法,双方参战兵力随时都在变化,难道战史要写成实时的股票大盘?哪国哪本战史是这么写的? 又如,淮海战役蒋军兵力80万,某些人说这是编制数,蒋军腐败吃空饷,实际人数没那么多。 吃空饷是蒋军的一个普遍现象,并非华东战场独有,其兵力数可以拿歼敌统计加以印证。按他们的逻辑,我军战史上各战场历次战役的蒋军兵力是不是都要改写? 此外,还有人说战役期间我军又源源不断地补充了地方武装十几万人参战。这种人要么是缺少了解却敢于张口就来,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错乱时间范围。 这种数字游戏,该收场了。 现在,我们就以黄百韬兵团的兵力为例,看看他们是怎么玩数字游戏的。 一、黄百韬兵团兵力的史料综述 淮海战役因规模宏大,战果是分三个阶段统计的。尽管如此,有关黄百韬兵团兵力数据的史料并不缺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4)》第273页,“(黄百韬)指挥第25、第63、第64、第100军及第44军共11个师约12万人。” 中央军委组织编写的《粟裕传》第390页,“不仅全部歼灭黄百韬兵团5个军12万人,而且争取了何基沣、张克侠率领的第三绥靖区2.3万余人起义,给邱、李两兵团以沉重打击”。 碾庄之战由谭震林、王建安指挥,专门委员会编写的《谭震林传》第253页,“总计12万人的黄百韬兵团,至此全部覆灭。” 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回忆录《天翻地覆三年间》第270~271页,“至此,黄伯韬所指挥下的十个师(约十万人)全部覆没。” 《淮海战役亲历记》第69页,战地视察官李以劻回忆黄百韬11月6日夜说,“兵团兵力十几万人,陈毅主力达三十多万”;第179页,七兵团情报处长廖铁军回忆,“十一月五日决定放弃海州后,该军(按:第44军)于六日从海州撤至新安镇后拨归第七兵团指挥。这时该兵团共指挥五个军,总兵力约十二万。” 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我的回忆》第172页,“黄百韬将军,兵不满五万,敌前撤退,仓卒应战”。 对岸编写的“戡乱”战史,无黄百韬兵团的兵力数据。 以上都是正式出版资料。 此外,还有我军正式发布的战报,蒋军电报等。 再说说那个数据漏洞百出的“三野淮海战役总结材料”。 以黄百韬兵团为例,开头说六万余人,四个军九个师(仗都打完了,总结材料却多写了一个师),加入44军2个师,又说歼灭五个军十个师十万余人。难怪它在正式出版物上见不到。 二、由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联合战报与战史数据,推算黄百韬兵团的兵力 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发表了战役第一阶段战绩联合公报,刊登于《人民日报》。 联合战报对战果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统计,并附番号。与通常的只有歼敌17.8万人总数相比,这份战报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两大野战军司令部的联合战报,如果没有野战军首长同意,是不可能发出的,而他们又是总前委成员。 它远比那个不见于正史的所谓总结材料更权威。 联合战报统计:歼敌正规军130840人,歼敌非正规军16370人,正规军投诚5800人,非正规军投诚2000人,起义23000人。 以上总计178010人。详见我写的“淮海战役双方兵力知多少”第一篇,歼敌正规军130840人一项,该文截图如下: 黄百韬兵团全部被歼人数(含宿县148师)均包含在此项,只要减去不属于该兵团的人数,即为七兵团被歼人数。 非七兵团被歼人数分为六仗,具体为: 歼三绥区冯治安起义部队4000余人,歼四绥区181师5000余人,歼邱清泉第2兵团一部2000余人,见《第二野战军战史》201页。 歼孙元良第16兵团一部3600余人,见《全国解放战争史(4)》第296页。 另两仗,华野歼一绥区孙良诚107军261师、歼李弥13兵团第9军3师8团,无战史数据,分别估算为4000人、2000人。 这个推算清晰、简洁。数据出自战史,两个估算数据也不离谱,且无空饷缺编争议。然而,猪将军粉丝不同意。 他从我的论证逻辑上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在“笑谈某大学老师”一文中,说这是“使用错误的结果数据去推断未知的兵团人数”。 “笑谈某大学老师”一文截图 他在这篇文章中,还质疑“有人因好大喜功而虚报战功”。 什么是“错误的结果数据”?是谁“因好大喜功而虚报战功”? 他诋毁的是联合战报数据,是两大野战军首长,是我军军史。 进而,他又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好大喜功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他要诛的又是谁? “互联网有记忆”,有文为证。 三、猪将军粉丝有三件宝:刘峙回忆录、总结材料、假电报,他还惯于篡改史料 黄百韬兵团下辖五个军,只有第44军军长王泽浚回忆的参战人员为15000余人。但另有486团未归建,且大部分非战斗人员自连云港海运离开,军建制并不完整。 而63军在窑湾被歼军主力1.3万人,并不包括其它战斗。我已有文章考证,不再赘述。 猪将军粉丝否定我军联合战报,而他提出的七兵团不足8万人,依据的则是刘峙回忆录、错漏百出的总结材料、篡改的假电报。 他把总结材料的“四个军九个师,六万余人”放在起点新安镇,把刘峙回忆录“兵不满五万”放到碾庄,用假电报为猪将军作证。 说起篡改史料,此人算得上惯犯。在我指出之后,他还很不服气。 那就先看一下“篡改”一词的定义。 “改动或曲解”,我们就让他来演示一下。 为了证明黄百韬兵团五个军不足8万人,他发明了蒋军每个军普遍不足两万人、一个师5000~7000人。 “笑谈某大学老师”一文 此人引用的熊顺义回忆文章截图,在《淮海战役亲历记》第424页。我贴出详细内容,让大家见识一下猪将军粉丝的行为。 孙兵团3.2万人,是12月6日的数据,当时淮海战役已经开打一个月。 就在这篇文章中,熊顺义回顾了孙兵团在夹沟被歼灭一部;由宿县撤到徐州后,在飞机场附近与我军作战;黄百韬被歼后,孙兵团打通津浦路徐蚌段作战时,激战至11月30日;放弃徐州后被我军追歼,发生激烈战斗。 孙兵团参战兵力,应该按战役发起时的兵力,拿参战一个月后有战损的数据冒充,这种行为算什么? 接下来,他的表演还要继续。 电报造假被揭穿后,他仍然坚持碾庄只有5万人,而这正是刘峙回忆录上的“兵不满五万”。 这种坚持,也就是铁粉了吧。 截图划线第一部分,他把“六万余……”后的文字省略了,我来补齐并附电报。 “兵团奉令西移,虞日(7日)开始行动,因掩护九绥区撤退之军民五万余,连同兵团官兵六万余,车辆马匹无数,迤长百余里,均须通过运河桥。匪军见此弱点,以二、四、六、七、新八等纵队,先后由沂河、运河中间,南下截击。” 黄百韬电报第一页 被他省略的信息表明:被掩护的5万余军民,及承担掩护任务的官兵6万余人,都要通过运河桥。 1、63军在6日的军事会议中已被安排从窑湾渡运河,不在其中。我在之前文章贴过李以劻、廖铁军回忆此事的原文。 2、死人不用过河。 3、44军为被掩护对象,而不在兵团6万余人中。这正是黄百韬临死前的“三不解”之一。 因此,电报上的兵团官兵6万余人,指的就是第25、64、100军这3个军及兵团部。 否则,用得着篡改黄百韬电报吗? 用得着在电报造假被揭穿以后,把真电报的关键性文字省略吗? 用得着篡改歪曲孙元良兵团的兵力数据吗? 四、结语 黄百韬电报发出的当日,我军攻占曹八集,切断了七兵团后路。 当时,黄百韬刚遭合围,代入当时的历史环境,很难说电报上的数据就是一个准确统计,且6万余人余几千,并不知道。但总体来说,可以反映大致的兵力规模。 44军、63军兵力之和在3万人以上,渡河战损约万人,加上兵团部及三个军6万余人,总兵力在十万人以上。 因此,以联合战报的歼敌统计为依据,更能准确反应其兵力。需要说明,歼敌数小于实际兵力。 最后我们再说说总座粉丝吧。 在他最初写了那篇“笑谈某大学老师”之后,我到此人主页上浏览了一番。居然,他也写过黄百韬兵团十二万人。 他摘录《谭震林传》中这部份内容,是否心中认同,我们不得而知。 我很妤奇,对于明显是推卸责任、美化自己的猪将军刘峙回忆录,是什么让他不惜一再篡改歪曲史料,也要维护到底? 是什么让他如此坚信刘峙回忆录,长期抹黑我军军史和我军首长?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