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科书里,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教学,学生经常进行比较、分类、计数等学习活动,经常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提出三点要求:①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②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③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是:教学一些简单而常用的统计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适当的标准,选用适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调查,收集并随时记录、整理信息,用自己能够使用的方式呈现得到的数据;初步利用数据进行描述、交流,体会数据能够反映或说明情况,体验统计活动能够获得需要的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教材呈现的情境图里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在交流中回答问题。例2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分类调查,及时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练习十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上退一,在十位加10再减。 加法公式: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①被减数=减数+差(或被减数=差+减数) ②减数=被减数-差 第三单元 测量 毫米与分米 ①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mm”。1厘米=10毫米 ②10个1厘米就是1分米,10个1分米就是1米。分米用字母表示为“dm”。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口算:(1)想乘法做除法 (2)表内除法 估算 笔算:(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再试除前三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3)余数要比除数小 验算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试商:“四舍”商偏大,需改小;“五入”商偏小,需改大。 如何判断商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 商的变化规律 (1)被除数不变,除数、商 反向变化。 (2)除数不变,被除数、商 同向变化。(3)商不变,被除数、除数 同向变化。 运用两道例题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为解决简单的问题而开展统计活动,初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统计教学观念的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小学数学着重制作统计图、表的教学。因为那个时期,统计图表确实是数据的主要载体,而且统计图表的制作大量地依靠手工劳动,这必然导致统计教学以教会学生看懂图表、制作图表为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逐渐成为统计的核心。人们的统计活动围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利用而展开,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计算机代替手工,精致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促使统计教学重心发生转移。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基于统计教学的开放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统计与概率”可以作为一个领域,但决不是完全独立、与其他数学内容相割裂的。尤其是一些统计活动,它们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也是相通的。正如统计需要分类、比较、计数,而这些活动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早已应用。所以,统计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统计活动也是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是他们能够想到、能够实施的活动,未必都需要“新授”。 千米 ①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km”,千米也叫公里。1千米=1000米 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如:8千米=8000米 9000米=9千米 吨 ①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②1吨=1000千克。 ③吨与千克的换算:把吨换算成千克,在吨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如:4吨=4000千克 5000千克=5吨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毫米⟺厘米⟺分米⟺米⟺十米⟺百米⟺千米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与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画垂线、画平行线(过直线上一点或过直线外一点) (1)重合(2)平移(3)画线(垂线标垂直符号) 画长方形或正方形(标长度、标垂直符号)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