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加盟价格 华夏时报记者赵奕胡金华上海报道 一面是百万年薪招人,一面却是被曝欠薪,元宇宙企业的生存现状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近日,曾号称“元宇宙时代微软”的上海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影创科技”)被曝欠薪200多人,时间最长达半年,人均被拖欠工资10万元,社保、公积金也早已断缴4个多月。 针对拖欠员工薪资相关问题,影创科技CEO孙立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称:“我们只是在疫情期间的部分绩效薪资没有发放,另外,疫情期间的社保和公积金后续会进行还缴和补缴。” “第一波”元宇宙企业活不下去了? 孙立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在疫情期间并没有做大规模裁员动作,这在严格意义上是失误的,因为有很多公司在疫情期间都有通过裁员降低成本,“当时疫情期间也是响应政府保稳保就业的号召,因此没有大规模裁员。” 不过,据媒体报道,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司便陆续有人离职,公司最多的时候大约有480人,2022年3月已不到300人,目前仍在职的在50人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影创科技成立于2014年8月,主要业务为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半导体领域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集团总部位于上海,在青岛、北京、重庆、成都、南昌、南京等多地设有产业基地。此前,影创科技曾连续三年入选“中国VR 50强”榜单。 孙立表示,公司在7月和8月其实都已经进入了盈利的状况,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能否盈利,而是现金流的情况。“复工复产后,一些银行进行了抽贷,我们陆陆续续已经被银行抽贷了3000多万,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营。” “针对目前的困境,公司在进行融资,也在向政府请求纾困。但近期的一系列负面报道,使得原本9月份快到位的融资出现了一些状况,导致现在变得更加艰难,公司仍在继续想办法进行融资。由于当时响应政府的号召保就业,因此也在请求政府方面可以帮助进行一些纾困的措施。”孙立如是说。 天眼查信息显示,影创科技曾备受资本青睐。2014年成立以来,已先后完成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朗玛峰创投、考拉基金、头头是道、达晨财智等,总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其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2020年9月,投资方为盛世投资。 此外,针对公司产品销售不佳的情况,孙立回应称:“公司其实是一个面向B端的公司,并不to C,公司在任何平台都没有官方旗舰店,网上看到的影创产品可能是一些代理商买到了一些货,向外销售的,都不是官方的。” 据孙立介绍,公司影创品牌的眼镜硬件产品面对B端销售,每年这类产品的销售额在两三千万左右。另外公司还有一块业务是操作系统的授权,2021年售出操作系统加算法的授权共35万套,是目前国内行业里做的最大的,客户包括三星、高通、联想、创维等等。 年薪百万不是梦? 在影创科技艰难前行,发不出工资的同时,元宇宙另一边的企业正在高喊“年薪百万不是梦!” 近期,关于元宇宙岗位高薪的报道不绝于耳,关于元宇宙人才的讨论愈发热烈。有报道称,目前元宇宙行业内,普遍应届生的薪资有40万-50万元、10年经验的资深工程师100万-200万元、特别优秀的人才年薪更是高达400万-500万。 《华夏时报》记者在某招聘平台以“元宇宙”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在上海,元宇宙设计方面岗位的月薪基本在1.5万元以上,最高月薪可达30万。 对此,一位元宇宙建模项目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自己因为签了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具体薪资,但网上说的基本属实。“不过尽管公司的薪资已经开到很高了,但依旧缺人,还不断的有同事被‘挖走’。” 孙立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的薪资水平是非常高的。在算法这一块,大部分的AI科研人员年薪都在100万以上,中等的也在60万以上,其他的工程人员普遍薪资在40万-60万之间。 一位正在为元宇宙项目招聘技术总监的游戏公司HR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薪资比较高,但对岗位的要求也很高,“我们需要的是技术全才,既能带团队,又能找Bug,薪资相对来说不太重要。” 对此,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元宇宙相关岗位的高薪,直接说明当前相关岗位技能人才紧缺。目前拥有相关技术和技能的人才较少,而科技领域和产业界都在布局未来赛道,再加上资本的疯狂助力,从而导致高薪吸引人才的局面。 “元宇宙首先需求的是技术型人才,特别是底层基础架构和设施的相关技术技能人才。其次,元宇宙场景衍生出的各类人才也很重要,如产品类、设计类、服务类等。”唐树源表示。 记者注意到,尽管当下元宇宙赛道火热异常,“抢人”大战时常爆发,但不只是影创科技这样的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就连头部企业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 今年7月,现已更名为Meta,全面转型元宇宙的Facebook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下降1%至288.22亿美元,为公司史上首次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为66.8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6%,其净利润已出现连续三个季度下滑。而其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仍未实现盈利,亏损额达28.02亿美元。该部门在今年第一季度亏损29.6亿美元,2021年全年亏损102亿美元。 据悉,Meta下调了2022年工程师目标数量,从原先的10000名缩减到6000-7000,砍掉了超3000人的招聘计划,Meta预计今年将最多裁员10%。 对此,全球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元宇宙还处于初期阶段,早期的进入者更多还是靠炒概念、品宣、讲故事的模式进行炒作。Meta也是一样,除了从Facebook改名成Meta之外,在产品、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层面,很少有具有意义的突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炒概念模式很难持续吸引更多广告主。而这些炒概念的行为,也让很多投资者和广告主大幅提高了对于时间的预期,但技术的发展速度并赶不上这些预期。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也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元宇宙技术还在持续迭代和更新,各项技术带来的改革性融合创新时代尚未到来,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随着各地政府对于元宇宙发展的重视,以及核心概念的普及,有关元宇宙的社会共识将逐步形成。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