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生活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贝壳求“重生”:豪掷80亿再战家装,涉足长租背后模式待考

2022-08-26/ 长清生活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贝壳经历了2018年的焦虑、2019年的期待、2020年的高光与2021年的艰难,如果提前给贝壳的2022年一个关键词的话,

一季度账面继续亏损,算是地产下行背后,贝壳被波及的鲜明写照。对后市的担忧和来自开发商客户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或仍将影响贝壳的整体业绩。

“贝壳经历了2018年的焦虑、2019年的期待、2020年的高光与2021年的艰难,如果提前给贝壳的2022年一个关键词的话,那会是‘重生’。”在链家、贝壳找房创始人左晖去世一周年之际,贝壳如今的掌舵人彭永东(即贝壳联合创始人、现任董事长兼CEO)曾发文悼念。国际支付   

如何重生?除了提升运营效率、打响“一体”防御战之外,贝壳正全力推进其全新的“一体两翼”战略中“两翼”业务的发展。

不进则退,贝壳已放手一博。仅为了加码“两翼”中的家装业务,贝壳便斥资近80亿元,在4月底全面完成了对家装品牌圣都家装100%股权的收购。

这是贝壳再一次与行业痛点狭路相逢,家装行业作为一个极度分散的市场,高度非标准化,且严重低频。这个赛道也曾出现过许多的互联网公司玩家,但多数玩家都是暗淡离场。

同时,贝壳还开始涉足租赁赛道。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这是否会与“贝壳系”已有的自如,形成内部竞争?

相比“一体”业务的承压,外界对“两翼”业务的争议似乎更大。但彭永东的说法确是,“壳展开双翼风举云飞,推动产业进步,以贝壳之力再造一个贝壳。”

事情能如贝壳预想的那般顺利吗?持续的亏损之下,贝壳角逐家装赛道和租赁赛道的意义又在哪?许多的疑问,仍待贝壳给出回答。

第三次“翻越第二座山”

在商业叙事里,看到下跌是第一步,却极少有人去深究下跌背后的变化。

而贝壳的新业务在一季度实现收入4.86 亿元,同比降幅15%,较去年四季度的21%已有所改善。

但贝壳显然对自己押注的家装赛道颇有信心,以其披露的官方数据来看,假设圣都家装(4月才完成收购)完全并表,那么其一季度家装业务营收将达8.6亿元,同比增长 54%;合同额同比增长63%;季度签约单数近6500单,同比增长超50%,单均价同比增长8%。

贝壳也在力证其布局家装赛道的正确性,贝壳披露,一季度公司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对家装业务的导流,已几乎全部转化为为增量收入,其中仅上海和北京的导流合同额占比就分别达到了77%和75%。

彭永东曾将贝壳进军家装赛道称为“翻越第二座山”,而收购圣都对于贝壳而言,却已是其在家装赛道的第三次发力。

2015年时,彼时的链家就已经盯上了家装这块“肥肉”。当年7月,链家携手头部房企万科,共同成立了万链装饰,正式进军互联网装修产业。

只是,万链装饰中的主导者并不是链家,而是万科,即万科负责万链装饰的全部运营管理事宜;而链家只做为股东投资、参与公司发起,不干涉万链的运营管理。

不过,双方的合作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彼时双方约定,自万链装饰成立起三年内,链家不能单独发展家装业务,不能投资其他家装公司,北京区域的线下门店也只能给万链推送客流。

凭借着万科的采购能力与品牌效应、以及链家的巨大流量导入,成立仅一年时间,万链装饰就占据了北京区域家装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16年万链装饰实现销售额5亿元,2017年上半年为4亿元。

但随后几年,万链装饰却未能如预期般势如破竹。原始管理团队频繁变动之外,万链装饰也未能过多介入万科旗下地产项目的装修业务。

多重原因叠加之下,三年之约到期之后,万科最终撤离了万链装饰,但这未能打击贝壳对家装赛道的信心。

贝壳还迅速化被动为主动,2020年4月,在万科退出万链装饰前夕,其正式推出了全新家居服务平台——被窝家装。

被窝家装的迅速出街,彰显了贝壳仍对家装充满野心。事实在,美股上市之前,贝壳的这种野心就已有所显现。

贝壳的美股上市招股书中曾援引灼识咨询报告披露的数据称,称以家装家居为代表的其他服务市场,预计到2026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4.2万亿,其中家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万亿元左右。

因此,今年再收购圣都家装,便被市场普遍解读为贝壳“再战”家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