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2021年6月的英国纪录片,突然在网上火了起来。 所以我们也去看了一眼。 该纪录片目前在b站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两百万。 豆瓣评分也依然高达9.6分,三万多人评价。 乍一看,它很平平无奇。 连名字都很无趣,我看了好几遍都没记住,就是“克拉克森的农场”。 一整季的内容就是:一个叫克拉克森的英国主持人,决定回家种地。 就这也能火? 难道这老头是英国李子柒? 那颜值(发量)也不够啊!! 是的,在观看《克拉克森的农场》以前,我以为这只是又一部“慢综艺”的崛起。 无非是主打各种慢节奏,治愈系,反焦虑。 一个痛苦的都市人,选择回归大自然,种地、务农、陶冶情操、自给自足。 然而,再一打开评论区,我发现事情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说好的慢综艺啊,为什么大家都在写段子呢? 就是说,已经很久没看到哪个豆瓣影视剧的短评区,如此令人爆笑了。 划下重点: “暴躁老农在线劳作” “氪金农场” “我错了我是sb” “开兰博基尼的堂吉诃德” 接着你就会发现,这部纪录片还真的是有点东西。 首先,尽管男主角看起来是个长得平平无奇、非常朴实的六旬老汉。 但其实,人家是个超级有钱人,多年主持赛车节目,天天开超跑,几千万的布加迪威龙说开就开。 老汉在隔壁节目里邪魅飙车。 在这里也要顽强地飚兰博基尼拖拉机。 第一集一上来,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向观众们炫富。 他有一个巨巨巨巨巨——大的农场,好几千亩,一个镜头都放不下的。 别人都劝他买个二手实用拖拉机吧,他不! 他搞了一个兰博基尼的拖拉机。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他有一片地不能种,只要一年除一次草就能躺着收钱。 他也不! 他要养羊,还要用无人机替代牧羊犬来赶羊。 哈喽家人们,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2049赛博农场? 很遗憾,并没有。这只是一个痛彻心扉的打脸故事。 兰博基尼拖拉机被众人嘲笑。 21岁的农场小哥霸道表示:出去别跟人说我俩种的是一块地哦。 无人机也并没有对绵羊们起到任何的威慑作用。 最后发现,还是只有牧羊犬才是他的亲爸爸。 而这,只是老汉的“我有一个天才想法”的开始。 接下来他还产生了许多异想天开的想法。 并且几乎全部都惨遭打脸。 比如说,他决定亲自养蜜蜂。 结果被蛰出了第三个屁股。 他决定卖自家的泉水,自恃水质健康、清甜、纯天然,还贴上了“里面绝对没有屎”的标签。 但检测结果立刻打脸:原来他一直在喝屎。 为了保护生态,他决定自己挖一个生态湖。 结果整个车都陷进泥塘里了。 上演了一出拖拉机拉拖拉机的套娃营救行为。 他想要保护猫头鹰,并给猫头鹰做一个家。 结果柱子倒了。 他还心血来潮,想要自己开一个农用商店。 结果开业第二天就被强制关停。 而货架上的产品,包括印着他自己的脸的蜂蜜(我可能不是很想买)。 以及闻起来很像他的蛋蛋的香薰蜡烛(打扰了,更不想买了)。 不过,在所有经历里,最精彩的还是这位老汉养羊的故事。 他亲自给小羊们装电栅栏,并且毫无意外地被电到了。 他戴上老花镜,认真学习了兽医知识(所得如下)。 他亲自测量了公羊的某器官尺寸。 对两只公羊进行了无情的比较。 他兴奋地围观了两只羊的嗯嗯过程。 还担任了羊妈妈的助产士。 (男妈妈真好,就要男妈妈。) 最后,在被剪羊毛的时候,他还不幸被踢到了某敏感部位。 X年X月X日,某英国农场主发表重要讲话: 哦,我恨羊! 然后,朋友们,还记得最开始这位老汉为什么要养羊吗? 其实,只是,为了, 给这片空地除个草。 结果他就给自己搞出了这么多麻烦。 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农学天才了! 截止目前,这个老汉还只是热衷于给自己找麻烦。 但更为精彩的是,他不仅是一个整活天才,还是一个天选之子。 天选体现在何处呢? 就是,在他务农的这一年,他先后经历了自上次最强降雨以来最强的降雨。 1976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以及,新冠疫情。 对不起,写到这里的时候,我都笑了。 还有人能比他更倒霉吗? 可能没有了。 但这也使得这部纪录片,变得更特别了。 2019年,《克拉克森的农场》开始录制时,英国正深陷于脱欧拉锯战,并最终达成新的脱欧协议。 所以你会听到前几集里,老汉时不时就要吐槽几句脱欧。 随后,新冠疫情爆发,全人类的命运都滑向另一个未知的拐点。 你会在其中看到2020年初英国的防疫政策。 而老汉也开始担心自己:我抽烟,我喝酒,我得过肺炎,我还是个六旬老汉,如果我感染新冠,我就没了。 (21岁小哥与他保持社交距离并假装同情地点了点头。) 所以,很有意思的是,所有这些非常宏大的、关乎于时代变迁的内容,也被一部看似主题很小的、很不起眼的农场综艺给记录了下来。 而这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升华了《克拉克森的农场》的主题。 当然,真正让这部纪录片封神的,还是在最后一集。 老汉辛苦一整年后,算了算自己全年的总收益。 他得到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 144英镑。 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是1200元上下。 乍一看,你觉得这也是个非常搞笑的结果:六旬富商,忙前忙后、风吹日晒、养羊种地开店挖池塘一整年…… 就赚了一千块? 可以说是惨绝人寰,倒霉透顶,节目效果拉满了吧。 但这个结果,同样也是非常现实,甚至于残酷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段非常动人的话。 虽然一整季都是哈哈大笑着看下来的,但看到这里,竟然很微妙地眼眶一红。 你以为这个六旬富商是来玩的,是来瞎整活的。 但其实人家经历了一整年的劳作,是真的共情了农民的困境,也理解了农民的艰辛。 这一刻,他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再只是个大资本家和伪农场主。 他付出了汗水、心血和希望,他也变成了农耕者的一员,变成了农耕文明的见证和延续者。 他让我们看到了田园牧歌的另一面——并不只是“向往的生活”,也是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是与大自然的搏斗,是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并且,可能还根本赚不到钱。 《克拉克森的农场》看到最后,其实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几年,国内同样慢综艺盛行。 可是为什么,我们就很难拍出这样有趣、好看,兼具笑点和立意的节目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克拉克森的农场》其实内在还大有文章。 比如,虽然没有台本,但这里面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 不需要人设,人物之间就有精彩的化学反应。 目前人气最高的,是21岁的农场小哥Kelab。 他能力超强,每次老板胡搞,都要靠他来擦屁股。 但另一方面,他的脾气也非常暴躁,经常臭脸,还动不动骂老板是SB。 所以说,也是个00后真性情了。 换一个老板可能就直接炒人鱿鱼了,但六旬老汉却非常尊重他、欣赏他,还给他委派重任:去伦敦卖货。 于是,非常戏剧性、反差萌的一幕发生了: 堪称农场万能通的暴躁小哥Kelab,进城后却俨然变成了一只可怜巴巴的小蜜蜂,被关在玻璃罐,四处乱撞。 堵车、停车、交罚单……每一件事都让他困惑不已,缩成一团,想跑路。 都市与乡村的冲撞,两种生活方式的矛盾和苦乐交织,都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农场顾问Charlie,拿的是冷酷人设。 他看起来文质彬彬,一副典型英国人长相,每次见面,就狂给老汉泼冷水。 无论自己的老板产生任何奇思妙想,他都会礼貌微笑并提醒:但这并不符合规定哟。 农场里还有一个红脖子大哥,典型的农民长相,实干派,非常古道热肠。可惜永远没人听懂他在说什么。 最后,还有老板自己的美貌女友Lisa。 她也会热情满满地干活、帮忙经营商店。唯一的缺点是,她的数学似乎不太好(但她偏偏负责定价和收银)。 当然,其中最有梗的,还是男主角克拉克森。 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有钱、土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但八集看下来,你会发现,他这个人太有意思了。 如果换一个人,这个纪录片绝不会这么好看。 他非常有创意,也非常敢于尝试。 他似乎从不害怕,从不退缩,永远都在挑战新的可能性——多亏了他的奇思妙想,原本枯燥的务农日常,才会每一分钟都妙趣横生。 他是一个天生的电视人格。 他也是一个很好相处的老板,有非常开放的心态。 他并不摆资本家的架子,也不在乎旁人的嘲讽和冷水。他尊重自己的员工,对每一个人都平等且友好。 他乐于学习,接受新知识,也愿意亲自上手。 几乎所有的农活,他都主动参与其中,而非假他人之手。整整一年里,他抛弃了豪车、顶楼公寓、都市生活。 他变成了牧羊人、拖拉机司机、店主、助产士、工程师……他不是在“体验”生活。 他是真的在生活。 在这一层面上,你会发现,《克拉克森的农场》其实是非常专业的。 克拉克森是一个专业的主持人:他自找麻烦,娱乐大众,又没有止步于胡搅蛮缠与插科打诨,反而使这部综艺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他也在努力变成一个专业的农民:他的农场生活,涵盖了畜牧、养殖、销售、环保、机械化、乃至于邻里和政府关系…… 整个八集的综艺,既向我们展现了现代机械化农业的精密和博大精深,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复杂和繁冗,以及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 当然,这部综艺其实也有非常壮美的、赏心悦目的大自然风景。 以及非常精良的制作,相当高水准的摄影。 但相比之下,这似乎已经最不值得谈的一个优点了。 看到最后会发现,这的确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慢综艺”。 因为这部纪录片拍了一整年,男主角身为一个大富豪,也的的确确是做了一整年的农民。 正因为有了一整年的素材,才会让我们现在看到的八集,每一分钟都是浓缩的精华。 正因为整个摄制组,都是带着这样诚恳、专业、严谨的态度,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农场生活。 它打破了田园牧歌式的幻想,不是一厢情愿的“回归大自然”的口号,没有怀旧、没有媚俗,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农场生活的悲与喜,最坏的一面,和最好的一面。 某种程度上,生活本身亦是如此。 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但熬过最痛苦的时刻,我们总能看到美丽的夕阳。 在此层面上,这也的确是疫情当下,最想要推荐给大家的一部作品了。 检重秤 http://www.setaq.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